网友提议解决天价彩礼的问题:无论彩礼是18万、28万还是58万,男方只需要拿女方的身份证去银行贷款,贷款的金额就是彩礼,男方分期还款,如果离婚了,贷款由女方还,男方不用退彩礼。如果女方不愿意这样做,那说明女方不是真心要和男方结婚的,男方可以直接分手。 彩礼贷款这招,真能解困?小两口试了试,婚差点黄了 小张把手机往桌上一拍,啤酒沫子溅了满桌:“哥,你看这招绝不绝?彩礼让银行出,离婚了算她的!” 对面的王梅正剥着花生,闻言抬头瞪他:“你说啥胡话?我跟你处对象是图你这人,不是让你拿我身份证去贷款!” 这是上周六晚上的事。在县城夜市的烧烤摊,小张拿着手机里刷到的“彩礼新方案”,兴冲冲跟未婚妻王梅商量。两人谈了三年,正卡在28万彩礼上——小张爸妈凑了15万,还差的13万像座大山。 “你听我说完啊”,小张急得抓耳朵,“这方案说,我拿着你身份证去银行贷13万,写我名字还款。咱好好过日子,这钱我慢慢还;要是过不下去……” “过不下去就我还?”王梅把花生壳一摔,“合着我嫁你一场,最后可能落一身债?你家是娶媳妇还是设套呢?” 旁边吃串的大爷凑过来:“小伙子,这招不行啊。我侄子前年就弄过类似的,俩口子吵架就提贷款的事,没到一年就散了。” 小张没听进去,他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“捷径”。第二天一早就拉着王梅去银行,刚说要贷“彩礼钱”,大堂经理就笑了:“咱银行哪有这业务?用女方身份证贷款,借款人却是男方,这不合规啊。” 回家的路上,王梅眼圈红了:“我妈要彩礼,是想让我嫁过去不受委屈,不是让你拿这钱当赌注。你要是觉得我家要得多,可以商量,哪怕先欠着写欠条,也比搞这弯弯绕强。” 这话让小张蔫了。他想起第一次去王家,王梅爸蹲在门槛上抽烟,说:“彩礼不是卖女儿,是想让你们知道,成家得有担当。”当时他拍着胸脯说一定努力,现在却想着钻空子。 晚上王梅妈打来电话,没提彩礼的事,只问小张爱吃啥,说要提前腌腊肉。挂了电话,王梅叹口气:“我妈跟我爸商量了,彩礼降到18万,剩下的以后你们家条件好了再补。” 小张愣住了。他突然明白,彩礼那串数字背后,是长辈对儿女的牵挂,不是能靠贷款合同拆解的公式。就像夜市大爷说的:“过日子靠的是真心,不是算计。” 后来小两口凑齐了彩礼,婚礼前一天,小张把一张银行卡交给王梅:“这里面是我攒的3万块,算我给你的‘安全感基金’。以后咱不搞那些虚的,有难处一起扛。”王梅笑着捶了他一下,眼里的光比婚纱上的钻还亮。 其实啊,彩礼这事儿就像穿鞋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。靠套路规避的风险,迟早会变成扎脚的石子。真正能让日子安稳的,从来不是那张贷款合同,而是愿意为对方着想的真心。就像老辈人说的:“婚书易写,同心难得。”